至于为什么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其实不仅仅在小说中是这样,现实中也是这样:元稹和崔莺莺分开后去参加科考,考中之后并没有回去找崔莺莺,崔莺莺另嫁他人,元稹则娶了高官韦夏卿的女儿韦丛。

元稹为什么考中之后没有回去找崔莺莺呢?当然是出于非常清醒的现实考虑,在这个问题上,他是货真价实的“人间清醒”。

元稹寓居蒲州之前虽然两经擢第,但是并没有获得官职。为了能够获得一官半职,既光耀门楣,也为自己解决生计问题,他决定再参加一次科举考试,只不过和上次不同,这次他要参加难度较大的进士考试。

虽然遇到了爱情,但是元稹知道自己现在一没有官职,二来家境贫穷,他对婚姻必须要有自己的考量:虽然他很喜欢崔莺莺,但是崔家只是个没落贵族,对自己想要的仕途显然并没有什么帮助,所以崔莺莺并非理想的结婚对象。

所以现实中的元稹,就像《莺莺传》中的张生一样,对自己的初恋对象始乱终弃。不仅如此,作为一位饱读诗书、随时就能引经据典的杰出青年学子,他还义正辞严地给自己找了一个遗弃崔莺莺的正当理由:他搬出商纣、周幽王因为美色而亡国的例子,把美丽动人的崔莺莺说成是“尤物”,认为自己的德行不足以战胜妖孽,所以只好忍痛割爱。

虽然割爱,但是毕竟还是心有不忍,所以多年后写出了《莺莺传》。

元稹在第二次科举考试中再次考中,被授予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接着,他理想的美满姻缘很快就如期而至:

他被太子太保韦夏卿看中,把自己的小女儿韦丛嫁给了他。

对于新晋仕途、没有任何根基的元稹来说,韦夏卿无疑是根深叶茂的存在:如果说太子太保还只是有着荣耀光环的虚衔的话,那么韦夏卿担任的京兆尹、东都洛阳留守等职位,就属于位高权重、影响力很大的高级职位了,所以韦夏卿在当时是货真价实的实权人物。

有这样的岳父老泰山做倚靠,任何初入仕途的年轻官员都会欣喜万分,元稹当然也不例外。

这是公元803年,元稹24岁,韦丛20岁。

两个人的婚姻持续了七年时间,一共育有五子一女,生活美满幸福,直到27岁的韦丛去世。

妻子去世之后,元稹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薛涛画像,网络图

后来元稹出使剑南东川时,还和剑南才女薛涛有过一段爱情故事。所以崔莺莺并不是元稹放弃的第一个爱恋的女子,后面应该还有一长串名单。

面对爱妻的早亡,元稹可以深情而哀婉地吟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

当他收到薛涛遥寄而来的桃红色信笺,读着大才女专门为他所写的优美婉转的诗句时,他脸上的笑容一定也非常甜蜜。

所以,诗人的感情,当真是当真不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开大众的都是什么人!真实吗?
国漫断更之谜:动漫创作的艰辛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