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散户沉迷于龙虎榜,但要是学不好,很容易走火入魔。就怕方向选错,耗费大量精力学习,最后反而亏得更多。
先来说说大多数散户看龙虎榜时会面临的误区:
选股误区:选股方式多样,有人听消息,有人看政策,有人看价格图形,有人看财务报表,还有人看资金流向。而看龙虎榜本质上是资金选股的一种方式,但看龙虎榜选股容易陷入“跟着大游资买股票”的误区。比如大家熟知的上塘路老师,同车时容易平安出来,但接他的货却很难。以2024年3月22日KIMI线的中原传媒为例,开盘快速秒板,炸板后回封,盘后龙虎榜显示游资霸榜。可要是因为看到游资买入,第二天冲高就跟进,迎接你的可能是日内冲高后的回落,以及第二天的进一步下跌。原因在于我们看到的大佬买入,是资金博弈后的痕迹,大佬已完成买入,且未必会连续买入。同理,主力资金的流入流出也是如此。而且,市场上的游资风格各异,有些游资擅长做首板,有些专注于接力板,若不了解其风格特点就盲目跟随,很容易成为接盘侠。
诊股误区:自我安慰:绝大部分人看龙虎榜其实是为了诊股,给自己买个心理安慰。因为买了股票心里没底,就四处找资料、询问他人。比如看到鳄鱼大佬和自己买了一样的股票,就觉得自己买对了。但实际上游资也会亏损,一旦股票不及预期,他们割肉很果断。游资割完肉可能去寻找新机会了,而你却可能深陷被套的困境。还是那句话,资金流向只是痕迹,我们要思考的是游资在什么情况下会离场,以及他们是否还会回来。此外,游资的操作往往基于其自身的资金规模、风险承受能力和交易策略,与普通散户有很大差异,不能简单地以游资的持仓来判断自己股票的好坏。
龙虎榜的真正意义:龙虎榜作为游资交割单的一部分,尽管只是碎片化的交易记录,但价值不可估量。我们要思考游资选择股票的原因,从大佬的选股审美中提炼共性。这有助于我们判断趋势和容错率,研究选股风格。当大佬开始割肉时要谨慎,当大佬出手频率从少变多时可以适度乐观。
研究龙虎榜,要将游资的交易记录放在整个市场环境中思考,具体如下:
- 选股逻辑:在某种程度上,游资只会聚焦市场上最强的人气核心,他们聚焦的方向和人气标准都值得观察。比如,为什么上塘路从来不做人气中军?为什么章盟主喜欢打20cm首板?为什么方新侠喜欢逻辑驱动的个股?这背后反映的是游资对市场热点的把握和对股票潜在价值的判断。通常,人气核心股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市场关注度,游资更容易在其中实现资金的进出和盈利。以陈小群为例,他偏好参与市场上的龙头股和人气股,尤其善于捕捉主线行情中的核心标的。他对市场热点的敏感度极高,能够在热点板块启动初期就精准介入,这得益于他对行业动态和政策风向的深入研究。
- 择时逻辑:思考什么时候大佬不上榜,什么时候扎堆引导?指数环境对大佬择时有什么影响?比如为什么上塘路选择在今天去做了光洋?实际上,游资的操作时机往往与市场情绪、指数走势以及板块轮动密切相关。在市场情绪高涨、指数处于上升通道时,游资更倾向于积极参与市场,而当市场情绪低迷、指数下行时,他们可能会选择观望或轻仓操作。陈小群在择时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会结合市场的整体氛围和板块的轮动节奏来决定出手时机。当市场出现明显的赚钱效应,且板块轮动有序时,他会果断出击;而当市场处于混沌期或调整期时,他则会保持谨慎,控制仓位。
- 仓位控制:何时大手笔投入,何时小仓位操作?当大佬的票次日都没有溢价时,盘中要不要及时降低仓位?游资的仓位管理是其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会根据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个股的风险收益比来调整仓位。例如,在市场不确定性较大时,游资可能会降低仓位以控制风险;而在确定性较高的机会出现时,他们则会加大仓位以获取更高的收益。陈小群在仓位控制上非常严格,他不会盲目地满仓操作,而是根据市场情况和个股的走势灵活调整仓位。在参与龙头股的主升浪行情时,他会适当加大仓位,但也会设置严格的止损位,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 卖出时机:超级高手卖出龙头很果断,割肉从不含糊,甚至不乏“卖飞”的情况。猜猜他们的心态有没有受到影响?一笔交易归一笔交易,逻辑为先,就像养家老师说的——不要有太重的成本障碍。对于游资来说,卖出决策往往基于其对市场走势和个股逻辑的判断,而不是仅仅考虑成本。当股票的上涨逻辑发生变化或市场环境不利于持股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卖出,即使可能会错过后续的上涨行情。陈小群在卖出操作上也十分果断,一旦发现股票的走势不符合预期,或者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他会迅速止损或止盈。他不会因为对股票的情感因素或成本因素而犹豫不决,始终保持理性的交易心态。
这就是龙虎榜对小散的意义,看得久了就会发现,一切皆有迹可循。通过对龙虎榜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游资的操作思路和市场运行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交易水平和盈利能力。
《股市同兴》
此番心意诚言表,
多谢诸贤赞转关。
真意交流佳境造,
恶言相向不容宽。
正能传递心为善,
股市同兴财路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