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认为马云说得太到位了,“智慧的人肯定都是很倒霉过来的人,所有智慧者都是吃过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才走过来的”。这是经验之谈,也是我的切身体会。

迷茫往往是智慧不够,但智慧是从哪里来?

只是痛苦肯定是不行的,彻底的痛苦不是消磨人就是摧毁人,很多人都因此而变得或麻木不仁,或堕落了。

根据我的经验,在迷茫期有3个方法是可以经常尝试的。

第一是走万里路,从眼前的现实中跳出来,比如北方人可以去南方走一走,南方人可以去北方逛一逛,农村人可以去城市,城里人可以去农村。

比如刘强东当年就是因为离家出走去了大城市,才立下了出人头地的志向。马云也是去了澳大利亚之后,思想才有了大的改变。

所以阅历这个东西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你没有读懂圣贤书的时候。

第二是多读圣贤书,杂书要少看,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污染精神和思想的信息了,还是要读经过历史考验的经典。

读书可以跟第一条结合在一起,互相印证,形成阅历和知识,增加对这个世界的洞察和了解。如此可以慢慢变成见识。

第三是在“事上磨”、“人上找”,不管是人情世故,还是工作往来,你要耐下心来,一件一件事都是磨炼你的资粮(迷茫时候一定要手上有事做,不要胡思乱想),当你遭遇的事达到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候,智慧就滋生了。我们为什么说老人的眼里蕴含智慧,就是因为老人遭遇的事多,对人情看得清楚明白。

但当老了才有智慧就太晚了,人生很多事都是需要在年老之前做的。

因此,人要养成旅行、读书、做事的习惯,一开始可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然后是读书沉淀,再就是做事磨砺,当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光读书就可以了。这时候,书里的东西你可以理解、吸收了,旅行和做事对你的帮助就没有开始那么大了。

其实还有最见效的一种方法,贵人指路,但这种太稀有了,可遇不可求。

有阅历有见识的人大都是很通透,他们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明白自己要什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他们不伤人,也不容易被人所伤。

这也是我们要尽量让自己变得聪明、智慧起来的原因。

智慧多了,人就有了力量,智慧就像是舟筏,苦海无边,以此可以抵达彼岸。

最后,希望有所感的朋友多分享,帮更多人早点走出迷茫的困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小米直播软件揭秘:Android用户必看的直播新体验!
嬰兒床及床褥│IKEA 香港及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