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两亿韩元,否则你的儿子就得死……”对方在威胁李炯浩的父母,索要赎金。李炯浩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急得焦头烂额,连忙答应,并苦苦哀求对方不要伤害李炯浩。然后,绑匪挂断了电话。
为了将孩子要回来,李炯浩父母连忙去凑钱。在1991年,两亿韩元也不是个小数目,他们东拼西凑,却迟迟无法将赎金筹齐,一边忍受着精神上的折磨,一边与绑匪周旋,李炯浩的父母精神几乎崩溃。但他们还是挺下来了,只要孩子能活着,他们什么都愿意去做。
与此同时,韩国警方也在暗中行动着,但无奈绑匪的反侦察能力实在是较高,一时之间警方也无法将他找出来。警察经过电话录音分析,断定这个凶手大致身高在一米六七到一米七之间,三十至三十九岁的男性,根据口音推断他应该是首尔或者全罗南道人。这期间警察做过大量的工作,分析近百份凶手的声音记录和字迹样本,但是依旧不能找到罪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着,筹集赎金期间,绑匪不断地打电话过来,他总共用十个不同的号码打过八十七次电话给李炯浩的父母。绑匪看起来也不急,他的声音冷静,说话有技巧,看起来十分聪明。他手里有人质,浑然不怕,仿佛在和警方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赎金凑齐后,罪犯以极其狡猾的手段取走了赎金,并且没有留下一点有价值的线索,而绑匪没有遵守承诺将孩子归还,案件陷入僵局。
【警匪周旋,线索石沉大海。】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有了精神上的痛苦,肉体的痛苦变得不足道了,但因为精神的痛苦是肉眼看不见的。”而在李炯浩被绑架生死未卜的期间,李炯浩的父母一直遭受着痛苦的折磨,这是他们最难熬的一段时光。
李炯浩的母亲内心常在祈祷,她很难入睡,即使入睡也常被噩梦惊醒。而李炯浩的父亲看起来也憔悴了不少,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亲子身处危险之中,这难免使父母忧心受罪。
孩子?究竟在哪儿?有没有受伤?这是李炯浩父母最关心的问题。
然而,在1991年3月13日,距离李炯浩被绑架四十四天后,他的尸体在汉江边上被找到了。经过法医解剖,得出一个令人崩溃的结论,李炯浩大概死于1月30号,也就是在他被绑架的第二天,死因是窒息。
绑匪带着两亿韩元人间蒸发,而李炯浩却被残忍杀害,这个结果对于受害者家属来说,未免太过残忍。这个案件也成了警方的心病,一个本该拥有着幸福生活的无辜稚气孩童,为何要遭受这般的不公?
韩国刑事的最高追溯时期是15年,从1991年到2006年,韩国警方一直没有停下过侦查的脚步,他们一共投入了十万的警力,逮捕调查了几百名嫌疑人,分析了近一百本声音样本,但警方却连凶手的连都未调查出来,终究未能将他绳之以法。
【恶有恶报,永不放弃追凶。】
2007年,朴镇彪根据李炯浩被绑架案件拍了一部电影──《那家伙的声音》,电影一上映,便引起了轰动。薛景求饰演的父亲,在电影中伤心欲绝,“孩子啊孩子,失去你,我也不想再活……”丧子之痛,无不令人惋惜遗憾。但在真实情况之内,李炯浩的父亲恐怕要更崩溃得多,亲子永眠地下,而绑匪拿着钱逍遥法外……
或许是电影引起的关注,也或许是李炯浩父母不懈地奔走,在2007年8月末,韩国最高法院正式宣布,李炯浩被绑架案的追诉时效成立,准许警方重新启动调查。
案件过去29年,不知道李炯浩父母状态如何,丧子之痛难以平复,他们还在追寻凶手,日复一日地坚持着。
凶手究竟在何方?当你拿着那笔钱挥霍之时,是否会想起这是你用一个孩童的命换来的?当你入眠之时,是否安心,是否会在梦里听见孩子的哭泣乞求?
时间无法洗刷罪恶,逃避无法带走罪行,唯有伤痛永存。距离李炯浩去世已经过去了29年,难以想象这些年的日日夜夜他的父母是如何度过的。恶有恶报,现代社会也在不断发展着,警方的侦查手段也更加高明了,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依靠高科技技术,能再找出关于凶手的一些线索,将其绳之以法,以告慰李炯浩的在天之灵。
李炯浩小朋友,下辈子也请做个快乐的小朋友,在幸福的家庭里,健康平安地长大。
文/平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