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称号
定员
俸禄
特殊制度
周
天子后
1人
统六宫,制妇礼
礼制雏形
职掌分明
三夫人
3人
坐论妇礼,位同三公
九嫔
9人
如同诸侯,掌教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二十七世妇
27人
如同大夫,主管丧祭礼宾之事
八十一御妻
81人
如同士,侍奉天子之宴寝
秦
皇后
1人
皇帝嫡妻,地位最高,统领后宫
始皇殉葬制:
无子妃嫔全部陪葬,二世后废除。
夫人
无记载
地位仅次于王后
美人
次于夫人
良人
地位低于美人
八子
在良人之下
长使
在七子之下
少使
地位最低
西汉
皇后
1人
无明确记载
汉武帝增设“婕妤”,以分夫人权。初期为皇后以下最高位,汉元帝时设立昭仪一位于婕妤之上,婕妤自此成为第二等。
昭仪
1人
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婕妤
无定员
视上卿,比列侯
娙娥
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
傛华
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
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
视千石,比中更
充依
视千石,比左更
七子
视八百石,比右庶长
良人
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长使
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
视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
视三百石
顺常
视二百石
无涓
共和
娱灵
保林
良使
夜者
皆视百石
上、中家人子
无定员
视斗食俸(≈基层小吏)
东汉
皇后
1人
地位非常高,皇帝正妻,常常参与朝政,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代行皇帝职权
简化四级制
贵人
无定员
金印紫绶,俸粟数十斛
美人
无定员
无爵禄
宫人
无定员
无爵禄
采女
无定员
无爵禄
魏
皇后
1人
地位最高
贵嫔
1人
位次皇后
夫人
1人
位次皇后
淑妃
1人
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淑媛
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昭仪
比县侯
昭华
比乡侯
修容
比亭侯
修仪
比关内侯
婕妤
视中二千石俸
容华
视真二千石俸
美人
视比二千石俸
良人
视千石俸
两
晋
皇后
正妻,拥有管理后宫的权力
皇后还有自己的“汤沐邑”,即一些县的税收作为皇后的私人收入
这些位分在两晋时期保持相对稳定,但具体等级和地位可能因时期和皇帝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三夫人
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
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美人
爵视千石以下
才人
爵视千石以下
中才人
爵视千石以下
南朝宋
皇后
后宫的最高统治者
三夫人
贵妃、贵嫔、贵人
九嫔掌礼仪
九嫔
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
中才人
散位
充衣
南朝齐
皇后
1人
后宫的最高统治者
三夫人
3人
贵妃、淑妃、贵人
九嫔
9人
淑媛、淑仪、昭容、修华、修仪
修容、婕妤、容华、充华
美人
无定员
散职
中才人
才人
无定员
北魏
皇后
1人
地位最高
“双昭仪制”是鲜卑旧俗的延续
左昭仪
1人
位同大司马
右昭仪
1人
位同大司马
夫人
3人
贵嫔、夫人、贵人
嫔
无定员
上三嫔和下六嫔
世妇
无定员
视中大夫
御女
无定员
视元士(低级官员)
隋
皇后
1人
最高等级,为后宫之首
贵妃
1人
统称“三夫人”,正一品
淑妃
1人
德妃
1人
顺仪
1人
统称“九嫔”,正二品
顺容
1人
顺华
1人
修仪
1人
修容
1人
修华
1人
充仪
1人
充容
1人
充华
1人
婕妤
12人
(隋炀帝时期)
正三品
美人
15人
(隋炀帝时期)
正四品
才人
宝林
24人
(隋炀帝时期)
正五品
御女
24人
(隋炀帝时期)
正六品
采女
37人
正七品
唐
皇后
1人
宫女10人,俸禄最高
唐朝延用隋朝制度,但扩充至了八个等级。
比如,武则天的才人,处于第五等级,杨贵妃的贵妃,则是正一品。
侍寝顺序依月相轮换,初一至十五由低品至高位嫔妃递进,皇后独占十五、十六两日;下半月反之。世妇、御妻需九人共侍一夜,制度强调均衡分配但限制天子选择。
贵妃
1人
正一品,年俸2000石 宫女8人
淑妃
1人
德妃
1人
贤妃
1人
昭仪
1人
正二品,年俸1500石 宫女6人
昭容
1人
昭媛
1人
修仪
1人
充仪
1人
充容
1人
充媛
1人
婕妤
9人
正三品
美人
9人
正四品
才人
9人
正五品
宝林
27人
正六品
御女
27人
正七品
采女
27人
正八品
宋
皇后
1人
后宫的最高统治者
负责管理后宫事务
贵妃
1人
一等,地位仅次于皇后
月钱120贯,春冬绫绢各20匹
贵妃地位最高,淑妃负责后宫礼仪和教育
德妃负责道德和行为规范
贤妃负责文化和艺术创作
淑妃
1人
德妃
1人
贤妃
1人
太仪
贵仪
淑仪
淑容
顺仪
顺容
婉仪
婉容
昭仪
昭容
昭媛
修仪
修容
修媛
充仪
充容
充媛
各1人
二等
婕妤
无定员
三等
美人
无定员
四等
才人
无定员
五等
贵人
无定员
六等,月钱20贯
辽
皇后
1人
无记载
契丹汉制混合
元妃
无定员
无记载
德妃
无定员
无记载
文妃
无定员
无记载
惠妃
无定员
无记载
金
皇后
1人
参考唐制
仿唐宋九品制
贵妃
1人
参考唐制
贤妃
1人
参考唐制
昭仪
无定员
参考唐制
采女
无定员
参考唐制
元
皇后【可多人】
无定员
正宫,有册宝
一帝多后制
妃
无定员
元初称“妃子”,后期改“妃”
嫔
无定员
按封号定地位
才人
无定员
无册封
明
皇后
1人
唯一正妻,统领后宫,享有金册、金宝和金印
年俸1000两白银
1464年,明英宗
朱祁镇废除殉葬制度
皇贵妃
1人
明宪宗时期首设,一等,金册宝印
年俸800两白银
贵妃
无定员
二等,银册宝印
年俸600两白银
妃
无定员
三等,银册
年俸300两白银
嫔
共九嫔
四等,无册宝
年俸200两白银
昭仪
无定员
五等
昭容
六等
婕妤
七等
美人
八等
才人
九等
贵人
十等
选侍
十一等
淑女
十二等
清
皇后
1人
超品,后宫之主,年俸1000两 宫女10人
八旗选秀
嫔以下无册封
仅口头诏
皇贵妃
1人
一品,册立用金册,年俸800两 宫女8人
贵妃
2人
二品,册立用金册,年俸600两 宫女8人
妃
4人
三品,册立用镀金银册,年俸300两 宫女6人
嫔
6人
四品,册立用银册,年俸200两 宫女6人
贵人
无定员
五品,无册,年俸100两 宫女4人
常在
无定员
六品,无册,年俸50两 宫女3人
答应
无定员
七品,无册,30两 宫女1人